我如何对 uWSGI 进行性能调优(1):快速参数调整

uWSGI 是 Python Web 世界里广泛采用的应用服务器。它的配置非常复杂,如果要用于生产环境,有很多东西值得细细了解。本篇文章作为自己进行性能调优的记录。

我如何对 uWSGI 进行性能调优(1):快速参数调整

uWSGI 是 Python Web 世界里广泛采用的应用服务器。它的配置非常复杂,如果要用于生产环境,有很多东西值得细细了解。本篇文章作为自己进行性能调优的记录。

最近看了一篇文章(https://blog.codeship.com/getting-every-microsecond-out-of-uwsgi/),看完之后随手测试了一下每课服务器端的性能。不测不知道,一测吓一跳,课表查询的 QPS 只有 30/s 左右。虽然似乎并不太影响用户的实际使用,但是这个性能显然有点太惨了,于是开始尝试对性能进行 tuning。

因为每课的业务逻辑是大一刚入学的时候写的,那时候知识量比较有限,所以基本是一个 “又不是不能用” 的情况,性能不会特别好。考虑到我们已经重新设计了一套新的数据库结构、并且课表查询相关的业务逻辑即将迁移到专门的微服务内进行,这个时候再花时间去改老的业务逻辑不是特别必要,因此本次优化的基本思路是:先优化 uWSGI 相关的,再优化(实在看不过去的)业务逻辑。

在明确了这个目标之后,考虑到健康检查页面(/_healthCheck)是一个没有数据库查询、甚至没有任何业务逻辑直接返回 JSON 的 endpoint,我选择了它作为优化 uWSGI 时测试的对象。

通常情况下,你需要在健康检查中测试数据库连接等。但对于目前的 everyclass-server,我们仅仅返回了一个 {"status": "ok"} JSON。

实际情况比我在上面说的要更加复杂一些:在请求被视图函数处理之前,我们有一个 before_request 钩子用来标识每一个独立的用户。在钩子的函数中,程序会访问数据库来获取一个唯一用户标识符,这会导致网络 IO 开销。但我们目前测试的事与网络 I/O 无关的性能问题(网络 I/O 相关的我们晚一些时候再谈),所以我临时取消掉了这个钩子。


调优前的准备

测量基准线

首先贴一下 tuning 之前的 uwsgi.ini:

[uwsgi]
chdir = /var/everyclass-server
venv = .venv
pythonpath = /var/everyclass-server

# launcher
wsgi-file = ec_server.py
callable = app

# workers
master = true
processes = 4
thunder-lock = true
lazy-apps = false

# destroy stucked processes
harakiri = 30

# threading support
enable-threads = true

plugins = /usr/local/lib/uwsgi/python37

# touch to reload
touch-reload = /var/everyclass-server/reload

# use meaningful name
auto-procname = true

# handle uWSGI write error
ignore-sigpipe = true
ignore-write-errors = true
disable-write-exception = true

我们先用这个配置跑出一个成绩作为后续调优的 baseline:

$ ab -c 500 -n 5000 -s 90 http://127.0.0.1:80/_healthCheck

结果如下:

Requests per second:    1101.45 [#/sec] (mean)
Time per request:       907.894 [ms] (mean)
Time per request:       0.908 [ms] (mean, across all concurrent requests)

不要在 Mac 上使用 Apache Benchmark!

当我尝试增大并发量的时候,出现了问题:

Benchmarking 127.0.0.1 (be patient)
Completed 500 requests
Completed 1000 requests
Completed 1500 requests
Completed 2000 requests
Completed 2500 requests
Completed 3000 requests
Completed 3500 requests

Test aborted after 10 failures
apr_socket_connect(): Connection reset by peer (54)

经过搜索,发现网友纷纷表示这是 Mac 自带的 ab 的锅,有说要自己编译的,有说要修改 ulimit 的,但是我两个都尝试了,并没有解决问题。最终看到别人得出的结论:

ab doesn't work on macOS
https://serverfault.com/questions/806585/why-is-ab-erroring-with-apr-socket-recv-connection-reset-by-peer-54-on-osx

不过也不是没有 workaround,你可以在 Docker for Mac 里运行 ab(Docker for Mac 自带了一个 Linux 虚拟机)。

使用 docker run -it --rm --net host httpd bash 来启动一个包含 ab 的容器,之后使用 ab 都使用这个容器里的 ab。

调整 `net.core.somaxconn` 参数

当你所有的 worker 都在处理任务时,它们无法 accept 新的请求。因此在请求源源不断地到来时,你的内核缓冲区将不断积累未被 accept 的连接,直到超过内核的 net.core.somaxconn 上限。Linux 中这个参数的默认值为 128。这个值对于 Web 服务器来说太小了,因此我们需要修改这个参数。

在基于 Kubernetes 的生产环境中,在 Pod 的 template 中加入 "security.alpha.kubernetes.io/unsafe-sysctls": "net.core.somaxconn=4096" 即可。(需要先配置节点上的 kubelet,允许 net.core.somaxconn 这个 unsafe sysctl,配置方法可参考 http://bazingafeng.com/2017/12/23/kubernetes-uses-the-security-context-and-sysctl/。原先我以为修改了宿主的内核参数就可以了,但是后来发现 Docker 对这个参数好像有隔离)

由于我在本地测试的使用使用的是 docker-compose,因此需要把这个参数加入到 docker-compose.yml 中:

version: "3"
services:
  everyclass-server:
    image: everyclass-server:latest
    sysctls:
    - net.core.somaxconn=4096
    environment:
      MODE: DEVELOPMENT
    ports:
    - 80:80

除了内核的限制之外,还有 uWSGI 本身的限制。因此,在 uWSGI 配置文件中加入:listen = 4096(即监听队列长度为 4096),现在启动 uWSGI 时你可以看到 your server socket listen backlog is limited to 4096 connections 的字样,表明设置成功了。(如果这个值设置的比系统最大值大,会导致 uWSGI 无法启动)


关闭日志

我们来尝试一些邪门的小技巧吧,比如关闭 uWSGI 的访问日志。关闭它对我们不会产生多大的影响,因为生产环境中在反向代理处会有日志,而在开发环境中,无用的访问日志会淹没重要的报错信息。在 uWSGI 的配置文件中加入 disable-logging = True,然后我们再来测试一下性能:

Requests per second:    1542.43 [#/sec] (mean)
Time per request:       648.326 [ms] (mean)
Time per request:       0.648 [ms] (mean, across all concurrent requests)

老实说,在测试之前我并不太相信关闭日志会对性能造成多大的提升。但结果表明,关闭日志使程序每秒钟多处理了 441 个请求。


增加更多的 worker

在性能不够时,增加 worker 是一个很常见的思路。我们当前的配置只有 4 个进程(每个进程中一个线程),这意味着如果 4 个 worker 都在忙碌,程序就会暂时卡住。当然,比这更糟糕的是,如果代码出现了死循环,并且这段死循环代码在全部 worker 中执行,并且你没有设置 harakiri 参数,你的程序会永久卡住,除非你强行重启 uWSGI。

我们增加 worker 数量到 10,然后再次测试:

Requests per second:    1430.80 [#/sec] (mean)
Time per request:       746.109 [ms] (mean)
Time per request:       0.746 [ms] (mean, across all concurrent requests)

测试的结果令我们有点惊讶,增大 worker 数量到 10 之后,吞吐量不仅没有上升,反而稍微下降了。欢迎来到惊群问题(thundering the herd)。

惊群问题

惊群简单来说就是多个进程或者线程在等待同一个事件,当事件发生时,所有线程和进程都会被内核唤醒。唤醒后通常只有一个进程获得了该事件并进行处理,其他进程发现获取事件失败后又继续进入了等待状态。监听同一个事件的进程数越多,争用 CPU 的情况越严重(尽管实际上只有一个进程能成功获得事件并进行处理),造成了严重的上下文切换成本。

内核的设计者并不傻。在 Linux 2.6 以后,多个进程监听一个文件描述符的 accept() 操作,内核会防止出现惊群问题。大概的处理方式就是,当内核接收到一个客户连接后,只会唤醒等待队列上的第一个进程或线程。然而,并不是所有的惊群问题都能在内核中解决。比如,uWSGI 的循环引擎示例代码如下:

for(;;) {
    int interesting_fd = wait_for_fds();
    if (fd_need_accept(interesting_fd)) {
        int client = accept(interesting_fd, ...);
        if (client < 0) continue;
    }
    else if (fd_is_a_signal(interesting_fd)) {
        manage_uwsgi_signal(interesting_fd);
    }
    ...
}

uWSGI 并不是只需要监听 accept () 请求,因此内核对 accept () 的防惊群优化对 uWSGI 并不起作用。那么 uWSGI 如何解决惊群问题?官方提供的解决方案是 thunder lock。简要来说,thunder lock 是一把 worker 进程间共享的锁,同一时刻只会有一个进程在监听 accept(),通过将监听串行化,避免了惊群问题 (这也是 Apache 和 Nginx 采用的方案)。

虽然频繁的加锁解锁听起来非常低效,但是连 Nginx 这样高效的程序都是采用这样的方案,对于我们的小项目来说肯定也问题不大。

事实上,当你在 uWSGI 中使用多线程而非多进程时,uWSGI 会自动创建一个 pthread mutex,将各个线程中的 epoll () /kqueue () /poll () /select ()… 操作串行化。但在多进程的模式下,你需要手动开启 thunder lock。

可能你会问,为什么我们使用多进程而不是多线程呢?主要是因为,我们的 app 是用 Python 写的。Python 在多线程的模式下,多个线程会共享同一把 GIL,对于 CPU-bound 的操作来说,没有带来实际的效率提升。而使用多进程,实际上是有多个解释器在工作,每个解释器有自己的 GIL,因此性能提升更高。

关于 uWSGI 和惊群问题,官方有一篇文档值得阅读:https://uwsgi-docs.readthedocs.io/en/latest/articles/SerializingAccept.html

我们在 uWSGI 配置文件中添加 thunder-lock = True,然后再测试一次性能:

Requests per second:    1683.04 [#/sec] (mean)
Time per request:       501.027 [ms] (mean)
Time per request:       0.501 [ms] (mean, across all concurrent requests)

可以看到,开启了 thunder lock 之后,性能有所恢复。是不是有了锁之后,我们就可以随便开大进程数了呢?答案是否定的。我们在下一篇谈这个问题。


多线程

刚刚我们谈到了 Python 的 GIL,那为什么我还要在这里说多线程呢?因为你的代码实际上并不一定是 CPU-bound 的,而进程上下文切换的成本比线程高多了,所以并不一定进程开的越多越好,具体的参数还是要慢慢尝试调整。在设置了 threads = 2 后,测试出来的吞吐量反而下降了一点:

Requests per second:    1508.32 [#/sec] (mean)
Time per request:       557.004 [ms] (mean)
Time per request:       0.557 [ms] (mean, across all concurrent requests)

不过这也很正常,因为每一次的测试都是有波动范围的。以上的测试结果中的第一项(requests per second)实际上不是原始的数据,而是我运行 5 次平均后的结果。尽管平均值一定程度上让数据更加可靠,但我仍然不清楚我是否应该舍弃异常高的值(并且我不清楚为何这么高的吞吐量只出现了一次):

2132.08 1325.72 1795.32 1381.67 1283.08 1399.98 1488.05


结论

就如本文开头说明的一样,本次优化侧重于 uWSGI 的调优而非代码本身。其实代码里会有很多可以改进的地方,我们下一篇再谈。今天最大的发现就是:worker 数量不是拍脑门定的,要针对实际性能(容器的资源限制)来测试,找到最佳 worker 数。